第200章 4、
關燈
小
中
大
前腳送走了豬剛鬣, 後腳習慣女扮男裝的小道長也與高太公一家互道珍重, 啟程上路。
此時, 那匹本該馱著唐和尚從容赴死的白馬早已被小二養的膘肥體壯, 竟是不舍得跟她去了。
宋辭見那小二長得雖不俊俏卻是一派和善模樣, 侍弄馬匹倒也精心。
再一打聽,得知這家客棧本就是小二哥家開的, 只因生意紅火才特意召喚幼子幫忙待客。
宋辭稍作思量, 頓時覺得與其讓馬兒跟著自己在這個高危世界東顛西跑, 倒不如把它托付給好人家安穩度日。
她也沒要銀錢, 只推說旅途艱難行走不便,希望小二哥以後善待馬兒。
店家自然樂不得白撿一匹好馬,當即便連聲應下。
安排好馬兒,宋辭便沿著記憶中的方向日夜兼程朝著原主的老家趕去。
若是遇上平坦大道,她就駕著裝甲越野車一路疾行;若是遇上陡峭山林,她就踩著飛劍摸索著過障。
期間也沒少遭遇攔路的山匪和吃人的妖精, 好在宋辭手中還有幾道白娘娘傳下的符箓,勉強能夠保住性命。
如此走走停停又過半載,這日她正開著越野車行到一處開闊的平原, 遠遠的就聽見一股聲勢浩蕩的浪潮從四面八方傳來。
宋辭推開車門手搭涼棚一看,本該平坦的地勢不知怎地就冒出了一條混漿漿的湍急長河, 硬是把西去的路途截成了兩半。
再往前走,又碰上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翁沿著河岸負擔而行。
“老人家。”
宋辭溜著車慢悠悠地跟在後頭,“你怎麽不直著過河,反倒順著岸邊走啊?”
那耳背的老翁起先還沒聽見身後的動靜, 等到冷不防看到這麽一個人首獸身的龐然大物,頓時唬得連擔子兩頭的竹筐都掀翻了。
“妖怪!妖怪啊!”
老翁大叫一聲,連滾帶爬地摟住藏在竹筐裏的小孩子,連連告饒道:“爺爺饒命!小老兒吃慣了苦藥筋骨都熬爛了,實在不好下口!我這孫兒渾身的骨頭架子還沒一桿秤沈呢,嚼不香!”
“老人家莫慌!”
宋辭下車扶起那甕撒了大半的清水,“我不是妖怪。”
“不是妖怪?”
老翁驚懼交加道:“那你身後的貓臉怪獸又是何物?”
“老人家可聽說過諸葛孔明的木牛流馬,公輸班的木鵲?”
宋辭拍了拍車頭笑道:“此物不過與它們同宗同源,皆出於能工巧匠之手罷了!”
老翁又驚怯怯地摸了一把,見那異獸果然全無動靜,這才撫胸長嘆道:“原來如此,真是嚇煞老朽了!”
“只怪小道行事魯莽,沖撞了您老。”
宋辭從車廂裏拿出一塊軟軟的蛋糕塞給老人懷裏受驚啼哭的幼童,“老人家這是往哪裏去啊?”
老翁見小孫兒吃著糕點也不哭鬧,再度嘆了口氣說道:“老朽要去那河對岸的霍拉山。”
宋辭奇道:“既要往對岸去,老人家為何偏偏反著走,可是因為找不見渡頭?”
“哪裏還有渡頭?!”
老翁苦笑連連地撿起地上散落的幹糧、鋪蓋,“道長是從外鄉來的吧,怪道不知詳情。”
他說著便指向河岸的界碑,“老漢祖祖輩輩世居在此,雖不如靈山寶剎的神仙洞府卻也能仗著依山傍水安然度日。直到有一年突然白日驚雷,又從天上倒頭栽下來個紅毛怪紮進水裏,霸占了這條流沙河。從此非但把水中的魚蝦鱉怪造敗個幹凈,就連過路的行人也逃不出他的虎口。待這妖怪的嗜殺之名鬧得人盡皆知,慢慢地,此地也就敗落了。”
宋辭聞言點點頭,“原來是到了八百裏流沙河地界,難怪,難怪。”
老翁見他謙和有禮,又問道:“道長也聽說過此地的威名?”
“略有耳聞。”
宋辭也不相瞞,“碰巧,小道途徑此處,亦是為了渡河西去。”
老翁聞言直樂,“這倒是天賜的緣分!道長可願與老朽同行啊?”
宋辭搖搖頭,“照您那麽個走法,多少日子是個頭啊?我還是另想辦法吧。”
老翁勸了又勸,實在等不來道長松口,這才唉聲嘆氣的獨自去了。
宋辭雖未與他同行,卻也幫老漢填補上了灑落耗損的物品,好夠他祖孫路上吃用。
等老人家慢慢不見了身影,她撿了小半根舊年撐船人遺落的竹蒿在岸邊試探了一下深淺。
眨眼的工夫,那一小截尚未腐爛的竹蒿就猛地被一股強勁的吸力拉扯進去,順著浪花不見蹤影。
既知河面不能走,宋辭也不強求,轉道收起越野車準備禦劍淩空渡河。
誰知她才剛剛飛了十來裏路,那河水中央就卷著旋渦推出來個藍臉紅毛的妖怪,兇神惡煞般地提氣高喝道:“何人敢闖我流沙洞府!”
“尊長莫怪!”
宋辭拱拱手,亮出加蓋唐王大印的通關文牒,“小道乃是真知國太子吳智慧,今奉大唐聖君之命特來求取樹種的。”
水中的妖怪聽完一呆,“求取樹種的道士?不是西去求取真經的和尚嗎?”
“福生無量天尊,不可思議功德。”
宋辭微微沈吟道:“敢問尊長,同為度化世人,這和尚跟道士又有什麽區別呢?”
“那我不理!”
妖怪看也不看通關文牒,“菩薩只讓我等候西去的取經人,我也只肯讓他一人渡河!”
“這倒是不巧了。”
宋辭沖那藍臉的漢子呲牙一笑,“小道剛剛得知,那位從東土大唐遠道而來的的聖僧才收了兩位高徒,現如今可得是三個人渡河了!”
“小子休得胡言,仔細看打!”
妖怪見小道士言談中和取經人極為熟識的模樣,既不願違背誓言放人渡河,又怕害了他惹得師父責罰,左右為難間只虛張聲勢地叫罵幾聲就退回了水裏。
宋辭也不知這藍臉漢子是真的回到洞府了,還是潛在哪處水域偷聽,故此假意唉聲嘆氣道:“既如此,小道也不忍心逼迫尊長,只得守在岸邊,等唐長老來時再一路過河了。”
反正有沙和尚坐鎮,諒那些尋常妖怪也不敢前來驚擾,倒不如趁機好好歇息幾日。
她轉身返回岸邊放出越野車一頓忙乎,不多時就搭起了帳篷和燒烤攤子。
過了半刻,等到各類刷滿醬料的海鮮肉類冒出油花飄出香氣的時候,宋辭又抱著一盒炸雞躺在了遮陽傘下面,欣賞起了河對面的光景。
“你這小子!”
讓滿江面香氣惹上來的藍臉漢子羞惱地質問道:“你不是出家人嗎,怎地吃起了葷肉?!”
宋辭吸了口冰鎮可樂,在妖怪的怒視中無辜地眨眨眼,“難道尊長不曾聽聞這世上還有火居道士一說麽,在下身負國運又豈能為了一己之私棄萬民於不顧!”
談及此處,她猛地一拍扶手,“壞了,這半晌光和尊長閑談,竟忘了我那好寶貝!”
三兩步竄到烤爐架子前面,宋辭心疼地翻看著那只足有七八斤重的澳洲大龍蝦,“還好,還好,只是外殼焦了些!”
小心翼翼地掰開略微焦黑的硬殼,她又往金黃色的蝦肉擠了些新鮮的檸檬汁,“尊長在這流沙河裏盤踞多年,可曾品嘗過海外鰲蝦的滋味?”
“小子,你這不是明知故問麽!”
妖怪聽了頓覺面上無光,憋著一肚子火氣冷哼道:“河裏除了細碎的流沙和破石爛瓦,還有什麽值得下口的好物件!”
若非如此,他又何必拼著惹得天怒人怨,拿過路的行人墊饑。
“這不是正好!”
宋辭笑瞇瞇地擎著烤盤奉上兩片香氣醉人的蝦肉,“倘若尊長吃穿用度色\色周全,反倒顯不出小道的誠心了!”
“你這是何意?”
妖怪一面瞅著盤子裏手臂長短的鰲蝦,一面忍著饞意悶聲道:“別以為只用些許小恩小惠就能騙做買路錢!”
“誒,尊長勿惱,小道絕無此意!”
宋辭神色從容地說道:“常言道‘入屋叫人,入廟拜神。’小道借宿此處多賴尊長看顧,又豈有過廟不拜之禮?”
她說完也不管那妖怪面色如何,只把小小的托盤順水飄去,又作了個揖自去了。
待到重新躺回椅背,宋辭才見著那河面上的妖怪已經退回水中,連方才的吃食也不見蹤影。
曉得他抹不下臉受人孝敬,宋辭即刻按照一日三餐頓頓不重樣地往河裏飄送吃食。
今天若是麻辣火鍋,明天就換成醬燒肉翅,再來又有甜絲絲的茶點果子清口,只把這流沙河流域弄得跟飯店堂廳似的,就沒有一天不是香飄萬裏。
如此胡鬧了月餘,那妖怪實在扛不住了,每到飯點不用人招呼自個兒就打著旋兒登上岸邊。
“說來這金玉帶的滋味倒也不錯。”
與主人家同席而坐的藍臉漢子一邊啃著奶香玉米一邊嘟囔道:“即便我隨了取經人西去也能食得,還不妨礙齋戒。”
“尊長若有此意,小道便分與你些幹糧。”
宋辭轉念一想,接口應承道:“還有那些山珍幹貨打口的醬菜都與尊長裝些,便是途中吃盡了也不打緊。小道這一路和往日相同,每到一處都會為當地百姓留下糧種。待他們種得了,尊長和聖僧師徒一行也不怕來日裏山窮水盡沒處淘換。”
“你這小道士……”
吃人嘴短,妖怪如今也不再惡聲惡氣了,“唉,也罷。等那西去的取經人來了,我就帶你一同過河吧。”
“尊長好意,小道心領了。”
宋辭吃著炒飯,嘴裏還不忘回應道:“人無信不立,何況還是尊長這般大能。小道近日思來想去,總算想出了一個既不為難尊長又能渡河的好法子。”
“哦?”
妖怪不由奇道:“這流沙河萬裏疆域,你又如何能過呢?”
宋辭聽了就笑,“橫著不行,小道可以豎著來啊。當年小道周游各國,曾聽聞這流沙河原是貫通大江南北的天水分支,尊長屬地為南,順水東去還有一條通天河。尊長不妨略施神通,將小道送入流沙河下游兩河交界處,屆時小道借道西去也就不算破誓了。”
藍臉漢子聞言連連稱讚,不及吃完酒席便念念有詞道:“今日我就傳你一道避水咒,好叫你踏波逐浪自在逍遙!”
再沒想到還有此番意外之喜,宋辭急忙頷首行禮,聽那妖怪把饒舌的咒語念了三遍,自己又跟著謄寫了十遍八遍,直到字字銘記於心才止住筆。
既得了人家的好處,宋辭也不吝嗇些許世俗之物,選著得用的家把什裝了滿滿百多車果品肉脯、糧油幹貨,連筐帶簍的把流沙河界碑都埋住了。
臨走前,她還特意給藍臉漢子留了一壇子香菇辣醬,只說唐長老最愛用它抹饅頭,來日相見拿它做拜禮保準錯不了。
送君千裏,終須一別。
待宋辭親送著流沙河主人扛著大包小包回返洞府後,她也隨即招出玄鐵劍,依著妖怪教導的口訣臨江東去。
這一路乘風踏浪倒是比淩空而行便捷得多,有那口訣護身,管是水急水緩全憑個人心意,唯獨打濕的鞋面涼爽了些。
行了半日,正當宋辭猶豫著是否該換雙膠底水鞋的時候,忽然聽著前面隱隱約約傳來一道微弱的小兒啼哭聲。
她住腳一看,卻見岸邊一處嶙峋怪石背後露出來一條長長的扁擔,看著甚是眼熟的樣子。
既知救人如救火,宋辭也不敢耽擱,連忙駕著玄鐵劍奔至發出哭聲的怪石身後,找到了那個蜷縮在筐子裏的幼童。
這不過兩三歲的孩童也不知餓了多少時日,比起初見時消瘦得厲害,抱著他還不如撿塊石頭沈手。
左右呼喚了幾聲無人應答,想那老翁只怕是兇多吉少,宋辭也只能就地熱了點牛乳給孩子滋養腸胃。
見小童吃的可口,她又查看起竹筐裏餘下的幾件行李,最後只在孩子的貼身肚兜上找見了一個繡著李字的辟邪圖。
“唉,憨兒,你還在這樂呢。”
宋辭無奈地顛了顛濃眉大眼嘬嘴甜笑的娃娃,“跟著我,可有你的苦頭吃嘍!”
好歹是一條性命,前路再怎麽艱難也不能把人放著等死。
原本還打算湊合一路,如今加了一個體弱多病的小娃娃,她可不敢再應付了事。
先找出厚厚的夾衣給二人換上,再披上一層防水的雨披從頭到腳擋住濺起的浪花,宋辭這才抱著孩子踏上歸程。
路上多了個伴兒雖然熱鬧卻也不比一個人瀟灑,又因流沙河兩岸尋不著殷實可靠的好人家托付,他們這一大一小只能越走越遠,漸漸地就來到了一處風輕浪緩、偶見游魚的淺灘。
宋辭摘下鬥笠觀望了一陣,見岸邊只有幾個半大的娃娃蹲在那挖坑掏泥作耍子,稍遠點還有個漁翁在收拾捕網,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。
背起玄鐵劍躍到泥灘,宋辭慢慢踩著破碎的貝殼和鵝卵石朝旱地走,途徑還在掏蛤蜊吃的孩子時,她笑著抓了一把果子分下去,“娃娃莫怕,我是過路的道人,問你們打聽點事情。”
幾個小童見這外鄉客和氣得很,懷裏還抱著一個更小的奶娃娃,那娃兒還眨巴著大眼睛看著自己,也不那麽害怕了。
帶頭的一個大孩子仰頭打量著,“道長有禮,不知有何指教?”
感嘆娃娃的機靈討喜,宋辭忍不住摸摸他的發髻,“你們這是什麽地界,國君又是哪位?”
只聽這孩子脆生生地答道:“此地乃是車遲國與烏雞國交界之處,前方不遠就是車遲國治下的元會縣,若往後退上百來裏地,過了枯松澗就是烏雞國。”
宋辭惦記著給懷裏的奶娃子找個養父母,心道還是就近去車遲國比較合宜,也免得再帶累他跋山涉水。
謝過指路的頑童,她便沿著土路溜溜達達往前走,沒走多遠就到了一處人聲鼎沸的街市。
街上的販夫走卒和開著門面的店主碰見懷抱幼童的道人都十分熱絡,不是掃榻相迎就是主動往孩子手裏塞吃用頑器,倒把宋辭唬得一楞一楞的。
眼見此處風習如此古怪,她也不敢往裏深入了,擡腳挑著街邊一處還算清爽的攤子叫了份熱湯面。
深知言多必失,宋辭也不說話,只趁著吃面的工夫細細觀察過往行人。
稍待見到十來個比官府衙役還要兇悍的道人張牙舞爪地沖進街市,任意貪占索取店家的貨品、還動不動就喝罵打砸的威風做派,她才慢慢品味過來先前那些人的用意。
掏出帕子擦擦嘴巴,宋辭朝還在面板上忙乎著揉面的老夫妻招呼道:“老人家,勞煩您過來會賬。”
她雖是好意,卻把老兩口嚇得渾身一哆嗦,強撐著擋在老妻身前的攤主苦著臉從褡褳裏掏出一把銅錢,“老漢這小本生意沒什麽進獻,還望道長多多寬恕!”
“老人家這是何意?”
宋辭哭笑不得地看著桌子上那一小堆油汪汪的大錢,“小道千裏迢迢跋涉而來,卻不知車遲國國民竟是如此好客,還有花銀子請人吃飯的習俗。”
“道長原是外鄉人?”
老漢聞言總算是把懸著的心放下了,又有些羞臊把那些錢幣撈回手中,“道長別見怪,咱們這車遲國卻與旁處不同。舉國上下除了國君他老人家,就連高居廟堂的宰輔也抵不上道士的一句話!”
“你這老頭子!”
他老伴連忙拉扯了幾下,“哪來的膽子歪派上仙,小心老天爺罰你!”
“上仙?”
宋辭聽完更是好奇,“難道在這車遲國內還有什麽庇護地方的尊神不成?”
“自是有的!”
老漢五味陳雜地說道:“自打二十年前虎力大仙、鹿力大仙、羊力大仙三位道長拜封國師,這車遲國雖是風調雨順卻也滋生了許多民怨,只哄著國君他老人家一心偏袒。”
宋辭笑了笑,“國君如此崇尚道教,國內的和尚又該如何度日?”
“和尚?”
老漢像聽了什麽笑話似的,“那寺廟的磚瓦都拆借出來興建道觀了,哪裏還有和尚的容身之地,不過是些為奴為婢的苦力家仆罷了。”
宋辭嘆著搖搖頭,用一臉悲天憫人的表情放下幾枚大錢,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別看她面上慈悲,心裏卻想著和尚苦不苦自有旁人解救,道士風頭正盛倒是於出行有利。
索性拋開心中顧忌,徑直抱著乳名喚作李子的孩兒往縣裏鄉間找下家去了。
作者有話要說:
宋辭:比師父行李還多的沙和尚.jpg
壽與天齊,麽麽噠~~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此時, 那匹本該馱著唐和尚從容赴死的白馬早已被小二養的膘肥體壯, 竟是不舍得跟她去了。
宋辭見那小二長得雖不俊俏卻是一派和善模樣, 侍弄馬匹倒也精心。
再一打聽,得知這家客棧本就是小二哥家開的, 只因生意紅火才特意召喚幼子幫忙待客。
宋辭稍作思量, 頓時覺得與其讓馬兒跟著自己在這個高危世界東顛西跑, 倒不如把它托付給好人家安穩度日。
她也沒要銀錢, 只推說旅途艱難行走不便,希望小二哥以後善待馬兒。
店家自然樂不得白撿一匹好馬,當即便連聲應下。
安排好馬兒,宋辭便沿著記憶中的方向日夜兼程朝著原主的老家趕去。
若是遇上平坦大道,她就駕著裝甲越野車一路疾行;若是遇上陡峭山林,她就踩著飛劍摸索著過障。
期間也沒少遭遇攔路的山匪和吃人的妖精, 好在宋辭手中還有幾道白娘娘傳下的符箓,勉強能夠保住性命。
如此走走停停又過半載,這日她正開著越野車行到一處開闊的平原, 遠遠的就聽見一股聲勢浩蕩的浪潮從四面八方傳來。
宋辭推開車門手搭涼棚一看,本該平坦的地勢不知怎地就冒出了一條混漿漿的湍急長河, 硬是把西去的路途截成了兩半。
再往前走,又碰上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翁沿著河岸負擔而行。
“老人家。”
宋辭溜著車慢悠悠地跟在後頭,“你怎麽不直著過河,反倒順著岸邊走啊?”
那耳背的老翁起先還沒聽見身後的動靜, 等到冷不防看到這麽一個人首獸身的龐然大物,頓時唬得連擔子兩頭的竹筐都掀翻了。
“妖怪!妖怪啊!”
老翁大叫一聲,連滾帶爬地摟住藏在竹筐裏的小孩子,連連告饒道:“爺爺饒命!小老兒吃慣了苦藥筋骨都熬爛了,實在不好下口!我這孫兒渾身的骨頭架子還沒一桿秤沈呢,嚼不香!”
“老人家莫慌!”
宋辭下車扶起那甕撒了大半的清水,“我不是妖怪。”
“不是妖怪?”
老翁驚懼交加道:“那你身後的貓臉怪獸又是何物?”
“老人家可聽說過諸葛孔明的木牛流馬,公輸班的木鵲?”
宋辭拍了拍車頭笑道:“此物不過與它們同宗同源,皆出於能工巧匠之手罷了!”
老翁又驚怯怯地摸了一把,見那異獸果然全無動靜,這才撫胸長嘆道:“原來如此,真是嚇煞老朽了!”
“只怪小道行事魯莽,沖撞了您老。”
宋辭從車廂裏拿出一塊軟軟的蛋糕塞給老人懷裏受驚啼哭的幼童,“老人家這是往哪裏去啊?”
老翁見小孫兒吃著糕點也不哭鬧,再度嘆了口氣說道:“老朽要去那河對岸的霍拉山。”
宋辭奇道:“既要往對岸去,老人家為何偏偏反著走,可是因為找不見渡頭?”
“哪裏還有渡頭?!”
老翁苦笑連連地撿起地上散落的幹糧、鋪蓋,“道長是從外鄉來的吧,怪道不知詳情。”
他說著便指向河岸的界碑,“老漢祖祖輩輩世居在此,雖不如靈山寶剎的神仙洞府卻也能仗著依山傍水安然度日。直到有一年突然白日驚雷,又從天上倒頭栽下來個紅毛怪紮進水裏,霸占了這條流沙河。從此非但把水中的魚蝦鱉怪造敗個幹凈,就連過路的行人也逃不出他的虎口。待這妖怪的嗜殺之名鬧得人盡皆知,慢慢地,此地也就敗落了。”
宋辭聞言點點頭,“原來是到了八百裏流沙河地界,難怪,難怪。”
老翁見他謙和有禮,又問道:“道長也聽說過此地的威名?”
“略有耳聞。”
宋辭也不相瞞,“碰巧,小道途徑此處,亦是為了渡河西去。”
老翁聞言直樂,“這倒是天賜的緣分!道長可願與老朽同行啊?”
宋辭搖搖頭,“照您那麽個走法,多少日子是個頭啊?我還是另想辦法吧。”
老翁勸了又勸,實在等不來道長松口,這才唉聲嘆氣的獨自去了。
宋辭雖未與他同行,卻也幫老漢填補上了灑落耗損的物品,好夠他祖孫路上吃用。
等老人家慢慢不見了身影,她撿了小半根舊年撐船人遺落的竹蒿在岸邊試探了一下深淺。
眨眼的工夫,那一小截尚未腐爛的竹蒿就猛地被一股強勁的吸力拉扯進去,順著浪花不見蹤影。
既知河面不能走,宋辭也不強求,轉道收起越野車準備禦劍淩空渡河。
誰知她才剛剛飛了十來裏路,那河水中央就卷著旋渦推出來個藍臉紅毛的妖怪,兇神惡煞般地提氣高喝道:“何人敢闖我流沙洞府!”
“尊長莫怪!”
宋辭拱拱手,亮出加蓋唐王大印的通關文牒,“小道乃是真知國太子吳智慧,今奉大唐聖君之命特來求取樹種的。”
水中的妖怪聽完一呆,“求取樹種的道士?不是西去求取真經的和尚嗎?”
“福生無量天尊,不可思議功德。”
宋辭微微沈吟道:“敢問尊長,同為度化世人,這和尚跟道士又有什麽區別呢?”
“那我不理!”
妖怪看也不看通關文牒,“菩薩只讓我等候西去的取經人,我也只肯讓他一人渡河!”
“這倒是不巧了。”
宋辭沖那藍臉的漢子呲牙一笑,“小道剛剛得知,那位從東土大唐遠道而來的的聖僧才收了兩位高徒,現如今可得是三個人渡河了!”
“小子休得胡言,仔細看打!”
妖怪見小道士言談中和取經人極為熟識的模樣,既不願違背誓言放人渡河,又怕害了他惹得師父責罰,左右為難間只虛張聲勢地叫罵幾聲就退回了水裏。
宋辭也不知這藍臉漢子是真的回到洞府了,還是潛在哪處水域偷聽,故此假意唉聲嘆氣道:“既如此,小道也不忍心逼迫尊長,只得守在岸邊,等唐長老來時再一路過河了。”
反正有沙和尚坐鎮,諒那些尋常妖怪也不敢前來驚擾,倒不如趁機好好歇息幾日。
她轉身返回岸邊放出越野車一頓忙乎,不多時就搭起了帳篷和燒烤攤子。
過了半刻,等到各類刷滿醬料的海鮮肉類冒出油花飄出香氣的時候,宋辭又抱著一盒炸雞躺在了遮陽傘下面,欣賞起了河對面的光景。
“你這小子!”
讓滿江面香氣惹上來的藍臉漢子羞惱地質問道:“你不是出家人嗎,怎地吃起了葷肉?!”
宋辭吸了口冰鎮可樂,在妖怪的怒視中無辜地眨眨眼,“難道尊長不曾聽聞這世上還有火居道士一說麽,在下身負國運又豈能為了一己之私棄萬民於不顧!”
談及此處,她猛地一拍扶手,“壞了,這半晌光和尊長閑談,竟忘了我那好寶貝!”
三兩步竄到烤爐架子前面,宋辭心疼地翻看著那只足有七八斤重的澳洲大龍蝦,“還好,還好,只是外殼焦了些!”
小心翼翼地掰開略微焦黑的硬殼,她又往金黃色的蝦肉擠了些新鮮的檸檬汁,“尊長在這流沙河裏盤踞多年,可曾品嘗過海外鰲蝦的滋味?”
“小子,你這不是明知故問麽!”
妖怪聽了頓覺面上無光,憋著一肚子火氣冷哼道:“河裏除了細碎的流沙和破石爛瓦,還有什麽值得下口的好物件!”
若非如此,他又何必拼著惹得天怒人怨,拿過路的行人墊饑。
“這不是正好!”
宋辭笑瞇瞇地擎著烤盤奉上兩片香氣醉人的蝦肉,“倘若尊長吃穿用度色\色周全,反倒顯不出小道的誠心了!”
“你這是何意?”
妖怪一面瞅著盤子裏手臂長短的鰲蝦,一面忍著饞意悶聲道:“別以為只用些許小恩小惠就能騙做買路錢!”
“誒,尊長勿惱,小道絕無此意!”
宋辭神色從容地說道:“常言道‘入屋叫人,入廟拜神。’小道借宿此處多賴尊長看顧,又豈有過廟不拜之禮?”
她說完也不管那妖怪面色如何,只把小小的托盤順水飄去,又作了個揖自去了。
待到重新躺回椅背,宋辭才見著那河面上的妖怪已經退回水中,連方才的吃食也不見蹤影。
曉得他抹不下臉受人孝敬,宋辭即刻按照一日三餐頓頓不重樣地往河裏飄送吃食。
今天若是麻辣火鍋,明天就換成醬燒肉翅,再來又有甜絲絲的茶點果子清口,只把這流沙河流域弄得跟飯店堂廳似的,就沒有一天不是香飄萬裏。
如此胡鬧了月餘,那妖怪實在扛不住了,每到飯點不用人招呼自個兒就打著旋兒登上岸邊。
“說來這金玉帶的滋味倒也不錯。”
與主人家同席而坐的藍臉漢子一邊啃著奶香玉米一邊嘟囔道:“即便我隨了取經人西去也能食得,還不妨礙齋戒。”
“尊長若有此意,小道便分與你些幹糧。”
宋辭轉念一想,接口應承道:“還有那些山珍幹貨打口的醬菜都與尊長裝些,便是途中吃盡了也不打緊。小道這一路和往日相同,每到一處都會為當地百姓留下糧種。待他們種得了,尊長和聖僧師徒一行也不怕來日裏山窮水盡沒處淘換。”
“你這小道士……”
吃人嘴短,妖怪如今也不再惡聲惡氣了,“唉,也罷。等那西去的取經人來了,我就帶你一同過河吧。”
“尊長好意,小道心領了。”
宋辭吃著炒飯,嘴裏還不忘回應道:“人無信不立,何況還是尊長這般大能。小道近日思來想去,總算想出了一個既不為難尊長又能渡河的好法子。”
“哦?”
妖怪不由奇道:“這流沙河萬裏疆域,你又如何能過呢?”
宋辭聽了就笑,“橫著不行,小道可以豎著來啊。當年小道周游各國,曾聽聞這流沙河原是貫通大江南北的天水分支,尊長屬地為南,順水東去還有一條通天河。尊長不妨略施神通,將小道送入流沙河下游兩河交界處,屆時小道借道西去也就不算破誓了。”
藍臉漢子聞言連連稱讚,不及吃完酒席便念念有詞道:“今日我就傳你一道避水咒,好叫你踏波逐浪自在逍遙!”
再沒想到還有此番意外之喜,宋辭急忙頷首行禮,聽那妖怪把饒舌的咒語念了三遍,自己又跟著謄寫了十遍八遍,直到字字銘記於心才止住筆。
既得了人家的好處,宋辭也不吝嗇些許世俗之物,選著得用的家把什裝了滿滿百多車果品肉脯、糧油幹貨,連筐帶簍的把流沙河界碑都埋住了。
臨走前,她還特意給藍臉漢子留了一壇子香菇辣醬,只說唐長老最愛用它抹饅頭,來日相見拿它做拜禮保準錯不了。
送君千裏,終須一別。
待宋辭親送著流沙河主人扛著大包小包回返洞府後,她也隨即招出玄鐵劍,依著妖怪教導的口訣臨江東去。
這一路乘風踏浪倒是比淩空而行便捷得多,有那口訣護身,管是水急水緩全憑個人心意,唯獨打濕的鞋面涼爽了些。
行了半日,正當宋辭猶豫著是否該換雙膠底水鞋的時候,忽然聽著前面隱隱約約傳來一道微弱的小兒啼哭聲。
她住腳一看,卻見岸邊一處嶙峋怪石背後露出來一條長長的扁擔,看著甚是眼熟的樣子。
既知救人如救火,宋辭也不敢耽擱,連忙駕著玄鐵劍奔至發出哭聲的怪石身後,找到了那個蜷縮在筐子裏的幼童。
這不過兩三歲的孩童也不知餓了多少時日,比起初見時消瘦得厲害,抱著他還不如撿塊石頭沈手。
左右呼喚了幾聲無人應答,想那老翁只怕是兇多吉少,宋辭也只能就地熱了點牛乳給孩子滋養腸胃。
見小童吃的可口,她又查看起竹筐裏餘下的幾件行李,最後只在孩子的貼身肚兜上找見了一個繡著李字的辟邪圖。
“唉,憨兒,你還在這樂呢。”
宋辭無奈地顛了顛濃眉大眼嘬嘴甜笑的娃娃,“跟著我,可有你的苦頭吃嘍!”
好歹是一條性命,前路再怎麽艱難也不能把人放著等死。
原本還打算湊合一路,如今加了一個體弱多病的小娃娃,她可不敢再應付了事。
先找出厚厚的夾衣給二人換上,再披上一層防水的雨披從頭到腳擋住濺起的浪花,宋辭這才抱著孩子踏上歸程。
路上多了個伴兒雖然熱鬧卻也不比一個人瀟灑,又因流沙河兩岸尋不著殷實可靠的好人家托付,他們這一大一小只能越走越遠,漸漸地就來到了一處風輕浪緩、偶見游魚的淺灘。
宋辭摘下鬥笠觀望了一陣,見岸邊只有幾個半大的娃娃蹲在那挖坑掏泥作耍子,稍遠點還有個漁翁在收拾捕網,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。
背起玄鐵劍躍到泥灘,宋辭慢慢踩著破碎的貝殼和鵝卵石朝旱地走,途徑還在掏蛤蜊吃的孩子時,她笑著抓了一把果子分下去,“娃娃莫怕,我是過路的道人,問你們打聽點事情。”
幾個小童見這外鄉客和氣得很,懷裏還抱著一個更小的奶娃娃,那娃兒還眨巴著大眼睛看著自己,也不那麽害怕了。
帶頭的一個大孩子仰頭打量著,“道長有禮,不知有何指教?”
感嘆娃娃的機靈討喜,宋辭忍不住摸摸他的發髻,“你們這是什麽地界,國君又是哪位?”
只聽這孩子脆生生地答道:“此地乃是車遲國與烏雞國交界之處,前方不遠就是車遲國治下的元會縣,若往後退上百來裏地,過了枯松澗就是烏雞國。”
宋辭惦記著給懷裏的奶娃子找個養父母,心道還是就近去車遲國比較合宜,也免得再帶累他跋山涉水。
謝過指路的頑童,她便沿著土路溜溜達達往前走,沒走多遠就到了一處人聲鼎沸的街市。
街上的販夫走卒和開著門面的店主碰見懷抱幼童的道人都十分熱絡,不是掃榻相迎就是主動往孩子手裏塞吃用頑器,倒把宋辭唬得一楞一楞的。
眼見此處風習如此古怪,她也不敢往裏深入了,擡腳挑著街邊一處還算清爽的攤子叫了份熱湯面。
深知言多必失,宋辭也不說話,只趁著吃面的工夫細細觀察過往行人。
稍待見到十來個比官府衙役還要兇悍的道人張牙舞爪地沖進街市,任意貪占索取店家的貨品、還動不動就喝罵打砸的威風做派,她才慢慢品味過來先前那些人的用意。
掏出帕子擦擦嘴巴,宋辭朝還在面板上忙乎著揉面的老夫妻招呼道:“老人家,勞煩您過來會賬。”
她雖是好意,卻把老兩口嚇得渾身一哆嗦,強撐著擋在老妻身前的攤主苦著臉從褡褳裏掏出一把銅錢,“老漢這小本生意沒什麽進獻,還望道長多多寬恕!”
“老人家這是何意?”
宋辭哭笑不得地看著桌子上那一小堆油汪汪的大錢,“小道千裏迢迢跋涉而來,卻不知車遲國國民竟是如此好客,還有花銀子請人吃飯的習俗。”
“道長原是外鄉人?”
老漢聞言總算是把懸著的心放下了,又有些羞臊把那些錢幣撈回手中,“道長別見怪,咱們這車遲國卻與旁處不同。舉國上下除了國君他老人家,就連高居廟堂的宰輔也抵不上道士的一句話!”
“你這老頭子!”
他老伴連忙拉扯了幾下,“哪來的膽子歪派上仙,小心老天爺罰你!”
“上仙?”
宋辭聽完更是好奇,“難道在這車遲國內還有什麽庇護地方的尊神不成?”
“自是有的!”
老漢五味陳雜地說道:“自打二十年前虎力大仙、鹿力大仙、羊力大仙三位道長拜封國師,這車遲國雖是風調雨順卻也滋生了許多民怨,只哄著國君他老人家一心偏袒。”
宋辭笑了笑,“國君如此崇尚道教,國內的和尚又該如何度日?”
“和尚?”
老漢像聽了什麽笑話似的,“那寺廟的磚瓦都拆借出來興建道觀了,哪裏還有和尚的容身之地,不過是些為奴為婢的苦力家仆罷了。”
宋辭嘆著搖搖頭,用一臉悲天憫人的表情放下幾枚大錢,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別看她面上慈悲,心裏卻想著和尚苦不苦自有旁人解救,道士風頭正盛倒是於出行有利。
索性拋開心中顧忌,徑直抱著乳名喚作李子的孩兒往縣裏鄉間找下家去了。
作者有話要說:
宋辭:比師父行李還多的沙和尚.jpg
壽與天齊,麽麽噠~~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